【医线故事,健康护航】系列报道四:医者责任在肩,不负白衣荣光——心内科邹永伟

发布时间:2024/3/23 0:00:00


       为了以先进事迹感染人、以榜样力量激励人,更好地激发医疗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,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,特推出以“医线故事,健康护航”为主题的系列报道。

       本期人物简介:邹永伟,中共党员,医学硕士,副主任医师。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,熟练掌握心内科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治,其中对冠心病,心律失常,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,尤其擅长冠脉介入手术。

     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心内科邹永伟的从医故事吧!
      我到保亭县人民医院任职没多久,很快就接到入职的第一位危重患者。记得那日中午13:40,我收到急诊科会诊的通知,便快步到急诊科,除了心内科以外,内一科、神经医学科、骨科、外一科等科室医生也来了,我想这位患者的病情应该不简单。听家属说,患者因严重外伤在外院ICU病房住院治疗14天,情况稍有好转,便想到离家近的医院继续治疗。我认真看了患者的外院病历,不由地感到心惊,这位患者做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,还患有慢性心力衰竭、扩张性心肌病、胸腔积液、肺部感染、肺不张、胸骨及颧骨多处骨折、肝硬化及脾大等疾病,患者的病情竟如此复杂且危重。会诊讨论2个多小时,各科室医生各抒己见,都觉得心情沉重。看着家属殷切期盼的眼神逐渐变为暗淡,我让家属放宽心,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去救治患者。我将患者安排在心内科住院,将治疗聚焦在改善心衰、排除胸腔积液和抗感染上,同时还兼顾其他疾病。每天我都去探望患者,一方面是希望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调整用药,另一方面是想多给予患者及家属鼓励及信心。大量胸腔积液,让患者只能以半卧位的姿势休息,经过7天的治疗,患者终于可以运动自如。患者及家属特别感激我们,非要赠送锦旗,还夸张地说我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。出院后半个月,家属带着患者来复查,这次复查结果是大家喜闻乐见的,一切都呈现着向好的迹象。

        作为一位医者,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在工作时谨小慎微、注重细节,而且面对患者突发的危急情况,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冷静。1月31日,有一位65岁的患者反反复复出现胸闷、胸痛20多天来我们科室住院,冠脉造影提示:LAD开口及近段不稳定斑块狭窄约50%、TIMI血流3级。无手术指征,我们给予药物治疗,病情好转后便出院了。没成想8天后,这位患者又来住院了。看着患者沮丧的表情,我告诉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福兮祸所依,祸兮福所伏,或许这次病情已达到手术指征,做了支架手术后也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。后来,我们不厌其烦地到床边查看患者,患者除了偶尔有胸闷、胸痛以外,没有其他不适的反应,血压也控制良好。2月15日上午,我和马主任等医疗团队为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术+冠脉腔内成形术(球囊扩张)+冠脉内溶栓术。手术开始时,我们为患者补液稳定细胞内环境,心电监护出现频发室早,冠脉造影提示LAD开口及近段不稳定斑块狭窄95%,D1开口狭窄90%。相当于维持生命的管道只剩下不到10%的狭小空间,支撑着最后的一线希望。手术持续进行,导丝通过开口病变处送至远端时,心电监护提示室性心动过速、室颤,患者出现抽搐、意识不清。导丝必须通过病变处才可以发挥作用,但也让原本狭窄的空间越发密闭,导致近端闭塞、血流不通,患者突发危急情况。这预料之中的突发情况,也因我们充分的准备,所以不仅没让我们慌了阵脚,反而令我们越发沉着镇定。立即给予电除颤3次,注射治疗室速药物,患者终于恢复窦性心律,但此时还不是松一口气的时候,手术沿导丝送入药物涂层球囊至病变处并扩张,迅速开通闭塞血管,再次造影提示LAD恢复前向血流、TIMI血流3级,手术顺利。术后两天,患者康复准备出院了,还特意到办公室里向我们道谢。

       患者以生命相托,医者责任重如山,越是艰难险阻,越要迎难而上。患者的信任,便是我们医者愿意冒险的勇气,对于我而言,救治患者的过程,也是不断成就自我的渠道。


撰稿:保亭县医疗集团总院  宣传科
编辑:保亭县医疗集团总院  宣传科
审核:万象新